(轉載)各國頂大都在改!史丹佛不再強制讀4年,台灣還在堅持128學分?
2021.05.04 瀏覽數:8902

(轉載)各國頂大都在改!史丹佛不再強制讀4年,台灣還在堅持128學分?
文/李秉乾校長
 
全世界高教體系正面臨三大問題。
 
首先,當大學不再是知識創新的唯一源頭,Google、AWS、微軟與蘋果這些創新的企業,也在創造許多新知識給學生,大學該如何自我定位?
 
這些企業創造知識後,不甘於只做內部教育訓練,開始對外提供課程,也因此產生第二個問題——在資訊爆炸時代,大學不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來源,若連Google、AWS、微軟與蘋果,甚至於YouTube、Coursera,上面都有一大堆課程,提供給學生選擇,各領域線上課程蔚為風潮,大學教學該如何創新?
 
產學不競爭,要合作
第三個問題,也是最核心的問題。
 
企業每年聘用新人,大學是培養年輕人最重要的場域,但當產業積極投入研發,不斷升級、轉型,連鴻海也成立研究院,培育兩百名來自各尖端技術領域的人才,企業如何看得上大學培養出的畢業生?
 
在我看來,如今的大學跟所有產業之間,不應是競爭,而是合作,甚至是三角關係。
 
為什麼?

大學培養人才,但用的是傳統方式或是較舊的知識體系,賦予學生學位。
產業因為本身的發展,必須要升級、轉型,同理,它也要做強大的內部教育訓練。
 
 
當大學不再是創新的唯一源頭,不應該關起門來,維持傳統教學模式、知識體系,而無視於外界發展;反而應該正視這些改變,鏈結企業資源。
 
在這種情況下,大學勢必要跟產業合作並將其融入教學系統。限制條件是什麼?時間是有限的。
 
目前教育部規定學生畢業須修滿128學分,學生能夠修的學分數有限。也就是世界變化很大,大學的框架卻沒有改變,怎麼辦?
 
我以兩所學校為例。一所是史丹佛大學,一所是麻省理工學院(M IT),都是世界頂尖大學,卻都積極改變既有的學生培養模式。
 
史丹佛大學在2014年提出「史丹佛2025」計劃,是由史丹佛的學生、老師和行政人員花了一整年時間激盪出來的藍圖。
 
計劃其中共有4個主軸,從線性到開放環型的大學(Open Loop University)、彈性的教育歷程(Paced Edu-cation)、翻轉軸心(Axis Flip)和有意義感的學習(Purpose Learning)。
 
這項計劃是讓學生打破校園邊界,可以暫時離校,進入產業實習、體驗其他事,並彈性調整就讀大學的年數,而非限定4年。
 
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不再以單一領域為標準,而且要讓他們了解這些知識能應用在社會、產業的哪些議題。
 
麻省理工學院則是另外一種模式,近似有意義感學習的極限發展。
 
MIT在2004年推出「CDIO」模式,意為在既有的專業教育上,以真實社會與產業的情境,用學生所學知識,有系統地讓學生完整經歷構思(conceive)、設計(design)、實施(implement)與運作(operate)的程序。
 
完全不同於過去實體課程的上課模式,老師在台上演繹教材,學生埋頭筆記,透過作業與考試成績,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了解程度。
 
相較之下,學生進入職場後,其實就是不斷經歷CDIO的過程。
 
為什麼史丹佛和麻省理工學院要改變?歷史已經證明,這兩所學校培養出世界最優秀的學生,還有什麼好改?
 
這兩所名校的經驗告訴我,當世界頂尖大學都做出改變了,其他學校也該提出因應。
 
 
舉個例子,我今天給你一個杯子,裡面裝滿石頭。它滿了嗎?看似滿了,再倒一杯沙仍可裝進去。當你以為滿了,我再倒一杯水,同樣又裝進去。
 
產業看得上的學生
我的意思是,大學必須做結構性的改變,讓沙、水在已經滿得不得了的石頭縫隙中,還能填進去。史丹佛2025計劃、MIT的C DIO模式,就是將創新教學方法,如沙、水般放到已經被填滿的大學教學系統裡面。
 
這也意味著,大學需從教學方法、教學系統到課程內容有所改變,把Google、AWS、微軟與蘋果的東西變成沙跟水,裝入充滿石頭的大學燒杯中。而每一所大學,都應該要有一套自己的系統。
因為「大學」看似簡單兩個字,無非是提供空間、硬體設施,並集合了一群老師,接下來一屆一屆學生進來,經過4年學習以後畢業。
但學校到底提供什麼教學方法,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。
事實上,我們不需要提出一套創新的模式,世界已經有很多模式值得學習,每一所大學,都能從中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系統,關鍵是要掌握、貼近趨勢。
 
令人擔心的是看不清楚趨勢,有一群人是根本沒看到,沒有警覺到自己已經要被顛覆,要被革命掉。
另外一群,是看到趨勢,卻如裝滿石頭的燒杯,裝不下新模式,或是裝進來了,學生仍學不了。
不論是哪一種,大學最終的挑戰還是要培養出產業看得上的學生。
 
我的定義是,培養能參與社會產業升級轉型所需要的創新人才,要有問題意識,要有解決的方法。
 
畢竟現今社會,能存活的產業都很厲害,如果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,讓產業不覺得要用更高的薪水來爭取,所有的大學可能都需要思考,問題出在誰身上?是學生、老師、還是教學系統?


關鍵字:News+資訊教育


逢甲傑出校友

游永全 董事總經理(逢甲大學 交管系69級) 「竭盡所能,提供創新及專業的店頭行銷服務,幫助客戶建構優質的品牌。」

逢甲共榮圈會員

【微熱山丘 SunnyHills】 施宏漳 營運長(逢甲大學 電子系75級) 真實美味是大家樸實簡單的追求 我們不只把台灣的美好帶到海外 也想讓全球各地的美好相互交流!

公司資料
網站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