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數位時代的跨領域智慧應用人才
2020.07.01 瀏覽數:10800

培養數位時代的
跨領域智慧應用人才
文‧攝影/逢甲大學創能學院

 
成立創能學院
盱衡國內產業發展,國發會近期的多項報告清楚指出,隨著電腦運算技術、智慧連結運用的增加,促使具例行程序與可預測性的工作因科技發展而被取代可能性提高;伴隨國內各行業對新科技應用需求的擴張,與科技發展具互補性的高階技術人力需求已漸趨急迫,對於科學及工程領域、資訊及通訊領域之專業人力需求日益殷切。
這股數位化和智能化的趨勢,為高等教育帶來全面性的衝擊。母校認為大學有責任培育學生擁有基本的運算思維和邏輯思考能力,並強化其程式規劃或設計能力,俾利符合未來產業所需。於是,為了完整佈建i——資訊(information)與智能(intelligence)——的學習環境,創能學院(iSchool)自2019年3月開始籌備,同年8月正式成立。

 

 
 
佈建「i+Xi」學習環境
 創能學院的任務是統合規劃全校資訊教育和實作場域之發展,掌握並導入資訊教育相關的產業趨勢,讓各院系修讀專業(以X代表)的同學們,經由i觀念和工具的學習與應用,為專業進行加值,創造Xi(X的i次方)的學習綜效,有助於在未來在職場上好就業、就好業且起薪高。
Xi的學習路徑可區分為二,包括院系專業課程路徑和場域特色課程路徑。所謂「院系專業課程路徑」,係指將i的觀念與應用融入各學系大一學生探索學習興趣的「定錨課程」,大二、大三階段學習統整知識與培育專業核心能力的「深碗課程」,以及跨學期的畢業專題。於是,母校所有學生都能在各系自身的專業學習中接觸i。
若想深耕i的應用能力,則可透過「場域特色課程路徑」,進行跨領域學習。目前創能學院與校內六大學院協作,推動融入不同i能力培養的實作場域,包括資訊電機學院推動的「智慧物聯網」場域、建設學院推動的「智慧城市」場域、工程與科學學院推動的「工業人工智慧與自動化」場域、建築專業學院推動的「數位製造合作社」場域、商學院推動的「商業創新」場域,以及金融學院推動的「金融創新」場域。各場域依據核心領域推出3門場域特色課程,在降低專業門檻的課程設計下,開放全校學生選修。
至於i工具能力的培養,則由創能學院資訊教學中心開設相關基礎與進階選修課程,為非資訊背景學生提供各類i工具訓練,比如Python, Power BI, R, Matlab等。

 
 
重視專題實作的訓練
為鼓勵同學們修習場域特色課程,創能學院建立逐級挑戰的認證制度,並善用社群力量。前者包括微學程(3門課)、智慧應用學分學程(5門課)和智慧應用輔修(7門課),後者則是包含學生社群和教師社群的經營,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陪伴、協作與共創。
各門課程尤其重視專題實作,從中開展i的應用訓練,並導入社會和產業關心的課題。以智慧城市場域為例,本學期「智慧城市與環境模擬」課程的林威延、管志偉老師共同帶領同學,因應武漢肺炎疫情,設計出一套可精準匡列高風險被感染者的自動化資訊系統,利用「足跡追蹤APP」,以數位方式記錄並精準追蹤使用者足跡,且在必要時通知潛在高風險被感染者,在無須公布確診者足跡的情況下,保障使用者的隱私安全,成為智慧校園中的疫情防護最佳案例。
而簡甫任老師則以母校春雨塘/學思湖為示範點,運用大數據分析、AI、邊緣運算及5G訊號建構等,引導同學建構一套校園環境監測物聯網,包括智慧水尺、雨量筒資料建構及影像資料分析,培養學生的i軟體實力養成,進而以AI預測降雨、水量。對學生來說,這類應用i工具投入解決實際問題的專題實作,既可熟稔i知識及其應用,亦能引動其社會關懷,達成「創造動能」之多重學習效果。



逢甲傑出校友

游永全 董事總經理(逢甲大學 交管系69級) 「竭盡所能,提供創新及專業的店頭行銷服務,幫助客戶建構優質的品牌。」

逢甲共榮圈會員

【微熱山丘 SunnyHills】 施宏漳 營運長(逢甲大學 電子系75級) 真實美味是大家樸實簡單的追求 我們不只把台灣的美好帶到海外 也想讓全球各地的美好相互交流!

公司資料
網站連結